2023-09-19 12:29 点击次数:125
肖永明 陈仁仁
一
“惟楚有材,于斯为盛”。岳麓书院是中国书院的了得代表,自北宋开宝九年(公元976年)创建以来,历代儒家士东谈主以此为基地,为传承发展中中语化与书院文化作出了紧迫孝顺。今天的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历史和形而上学学院,延续在新时间延续文脉、精研学理、栽培东谈主才,并进行等闲而久了的学术疏浚与合营。
千百年来,讲论学问历久是岳麓书院的主旋律,因为这里是“朱张会讲”的发生地。南宋乾谈三年(公元1167年)深秋,37岁的朱熹与34岁的张栻集结于岳麓书院,就“中和”“太极”等问题进行了强烈的洽商与疏浚,致使“三日夜而不成合”。不错说,“朱张会讲”开书院会讲之先河,是不同派别疏浚对话、求同存异的典范,对南宋学术的兴隆、理学的发展与传播都产生了庞大的促进和鼓励作用。
名山坛席,智者新声。在新世纪、新千年到来之际,岳麓书院赓续朱张会讲的精神,随从朱熹、张栻、王阳明、吴谈行、罗典、欧阳厚均、王先谦等先贤的脚步,陈腐的岳麓书院讲堂上再次动荡起智者的声息。那时岳麓书院与湖南卫视、湖南经视等媒体合营,经营组织了国内首个面临社会公众的电视讲学节目——“千年论坛”,先后邀请了余秋雨、余晖中、杜维明、许倬云、李学勤、金庸、黄永玉等20多位文假名家、社会精英登上讲坛。东谈主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书院,合并贤者灵巧,追寻东谈主文精神。演讲的履行通过电视转播,借助卫星和网罗传播到世界各地,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等闲温柔和强烈反响。
二
岳麓书院的学生们常聚在扫数雕塑学问。2004年的一个秋日,他们追忆起几年前书院“千年论坛”的盛况,洽商如何延续书院讲学传统,为书院发展和本人成长作念一些事情。于是自2005年春天运转,在师长们的撑合手下,由书院照拂生自觉组织的“明伦堂讲会”陆续开讲。他们或请同窗校友泛论学问东谈主生,或邀名家学者传谈解惑,几年间竟累计讲座百余期,一时传为佳话。
而后,讲坛的组织和传播面孔也在不停发生着变化。2013年2月,岳麓书院国粹照拂与传播中心配置,开荒以“承朱张之绪,取泰西之长;传中中语明,耀灵巧之光”为主义和理念的“岳麓书院讲坛”。讲坛广邀海表里驰名学者贤慧登坛讲学,进一步了得了念念想高度、历史传承与文化底蕴,彰显时间性、前瞻性和改进性,旨在打造安身湖南、影响天下、辐照国外的高端学术疏浚平台和繁盛文化传播品牌。岳麓书院的讲学活动以更大的限制,在更大的领域内为众东谈主所驻扎。
2013年,许嘉璐、杜维明、成中英、王子今、陈来、郭皆勇、唐浩明等驰名学者应邀登坛讲学,其中有五期讲坛通过录播面孔在湖南电视台播出,诱导十万余东谈主次参与和不雅看。2014年始,岳麓书院部分讲坛运转与凤凰网合并摆布,通过凤凰网国粹频谈向全球直播,尝试打造“互联网+国粹”传播方法。由此,讲坛的受众领域与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。来自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澳门大学、台湾大学、哈佛大学、牛津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海表里百余所驰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400余位内行学者,接踵登临“岳麓书院讲坛”讲学论谈。演讲主题也在不停拓展,主要波及传统文化内涵与外延、历史考古文博专科学问、西方形而上学及宗教学、念书秩序与照拂秩序以及国外汉学,等等。
到现在规则,岳麓书院讲座已奏效举办了500余期。讲座现场径直听讲者平均每场卓绝100东谈主,总听众卓绝5.3万东谈主次;线上传播80余场,每场在线不雅看量平均在25万东谈主次以上,总不雅看量达2400万东谈主次。
三
岳麓书院自古即是一个怒放的学术疏浚场面,各家各派的念念想理念都曾在这里动荡和传播。今天的岳麓书院传承了这种胸怀缓和魄,除了径直引进来自不同国度的优秀学者加盟,还邀请了多位国外顶级汉学家前来讲学。另外,针对全校师生及社会听众不同端倪的需求,岳麓书院还组织开展了“岳麓书院邀访学者讲座”“岳麓书院学术谈话会”“史学初学讲座”等不同类型的讲学活动,与“岳麓书院讲坛”扫数构建了现代岳麓书院的公益学术讲学矩阵,共同奋勉于拉近学术与学生、学术与社会环球之间的距离,让更多东谈主感受学术和念念想的魔力。
在岳麓书院畴前的千年讲学中,古代即编有《讲堂录》《问答》《课本》之类的著述,那是古东谈主对那时学术疏浚盛况的纪录,于今仍明慧着灵巧的后光。今天,咱们又止境选编了这套“岳麓书院求教录”丛书,以期让更多的东谈主能凝听智者的声息,感悟念念想的矛头。
千年学府,弦歌延续。从八百多年前的“朱张会讲”到世纪之交的“千年论坛”,再到今天的“明伦堂讲会”“岳麓书院讲坛”,流动的是时光,不变的是这座庭院所领有的气度和灵巧;前因后果的是对学术的敬意、对念念想的虔敬、对东谈主文的礼赞。
(《岳麓书院求教录》丛书,肖永明、陈宇翔 总主编,湖南大学出书社出书。本文为该书序言,有转换。)